3月17日0-24時,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廣州報告,來自沙特阿拉伯。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例,廣州報告1例,來自美國;佛山報告1例,來自印度。新增出院3例。
截至3月17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246例(境外輸入850例)。目前在院32例。
尼日利亞突變株造成社區流行的風險極小
近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從兩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個案的鼻咽拭子中首次發現B.1.525尼日利亞突變株。
這是國內首次通報發現新冠病毒尼日利亞突變株,也是省內報告發現的第三種新冠病毒突變株。今年1月,B.1.1.7英國突變株和501Y.V2南非突變株先後出現在廣東。
但報告發現尼日利亞突變株,意義非同一般。這一變種,相比起之前的“英國株”“南非株”,可能要棘手得多,甚至有的人將其稱為“迄今最恐怖突變”。
為何新冠病毒能變異得如此之快?尼日利亞突變株有何特殊之處?發現尼日利亞突變株,會給國內疫情防控制造新難題嗎?廣東省疾控中心首席專家何劍峯為你解答。
變異是一定會不斷髮生的事
新冠病毒變異不是新鮮事兒了。世界衞生組織官網顯示,目前全世界已經發現數百種新冠病毒的變種,其中有三種突變株受到了世界衞生組織的高度關注,分別是去年9月發現的“英國株”、去年8月發現的“南非”株以及去年12月在巴西和日本出現的P.1。
世界衞生組織每週會通報這三種突變株的傳播情況,從3月9日的週報看,這三種變異病毒已經分別在110、50和30個國家出現。
2020年12月底,尼日利亞B.1.525突變株首次被發現,如今已在德國、意大利等近30個國家發生傳播。近期,法國、美國又陸續報告發現新型新冠病毒突變株。
為何新冠病毒會頻頻“變身”?何劍峯解釋,突變可以説是新冠病毒這類RNA病毒的最大特性。病毒入侵宿主細胞後,會大量複製自己來實現感染傳播。在複製過程中,RNA病毒並沒有校正機制,出現複製錯誤無法自行糾正,在大量的複製中就容易出現小的變異。
“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但一定會不斷髮生。”何劍峯説。
網友跟貼